消费者对于商品价值认知的几个阶段,这些阶段最终决定了消费者对于一个商品价值的评估。
五个阶段是:
成本认知、工艺认知、供应链认知、文化/品牌认知、需求认知
认知的差距体现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。
成本认知
例如,对于一件T恤来说,消费者最开始建立的是成本认知,即这件T恤所用的布料值多少钱。工艺认知
成本认知之上,是工艺认知,即怎样的工人倾注怎样的劳动在生产这件商品上。供应链认知
再然后是供应链认知,即对于一个商品采用怎样的供应链去生产和销售。一定的成本搭配相应的工艺,是否采用了供应链的方式,增加了商品价值或是削减了劳动成本?
以上三点从商品的基础生产角度去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。
文化/品牌认知
随后是消费者对于文化的认知,一件T恤如果印上了始祖鸟的标志,那它的价格就可以变得很高,即使在成本、工艺、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一件商品并不具备于价格相匹配的价值。需求认知
商品的需求认知是另一个视角,比如疫情时期的口罩,沙漠中的矿泉水,大海中的救生船,战时的避难所等等。这个认知可以颠覆前面四个认知,成为完全独立的存在。例如一杯水,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价值,但是在沙漠中,可以挽救生命,那它的价值就打破了所有的价值评估体系,完全从需求本身出发构建评价,需求认知是产生商品溢价的关键因素。
写于2024年10月1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