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

按照时下比较流行的MBTI人格测试,我其实更加偏向于一个“I人”。

我也知道自己是个“I人”,这一点,从我喜欢写文章,喜欢独处,可以看出来,对吧。

I人就是会更多的从自我相处中获得能量。社交呢,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应付。

不过社交这事儿,要看怎么理解。如果想社交但没人跟你社交,那其实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太擅长搞人际关系。

还有另一种可能,就是这个人的朋友缘比较差,没什么朋友聚在周围,没法融入一张“人际关系网”。

但我想,我还挺幸运的,从小到大,身边总是有些朋友。

今天想写写我和朋友们的事。

不是聊具体的某个朋友,这个话题留到以后更加有时间的时候再慢慢回忆。

话说前几天,去合肥见了我的一个初中同学,那时候突然意识到,从小学开始,几乎所有阶段,我的身边都有好些朋友,我们总是相处的很开心。

小学的玩伴很多已经记不得了,只记得有一个丹阳的小男孩,和一个常州的小女孩,还有两个安徽哪里的小孩,我们的父母在同一个地方做小生意,于是我们也就成为了玩伴。

不过那个时候也没有微信,QQ也没流行,后来随着父母的迁徙,和这些玩伴也就失去了联系。

到了初中,我的玩伴就更多了,就包括上面说的那位初中同学。

到了高中,反而比较少,可能那个阶段比较压抑,而且同学之间全是竞争。只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同桌,如今还偶尔联系,他后来选择留在老家的小县城,交集自然也就少了。

大学的同学是毕业后那几年关系最紧的一批人,我永远记得我们在一个实验室里学习,在宿舍楼顶喝酒。

2020年,我结婚,这些同学都来了,十几辆车停在了家门口,邻居们都觉得我在外面混得不错,有这么一帮“年轻有为”的朋友。

那晚,一轮很亮的圆月,照亮了我们那个小山村,二十多个同学畅饮后在月下拥抱,欢呼,记忆犹新,永远记得。

后来,这些同学挨个成家,我也一一去参加他们的婚礼,见证他们的人生大事。

2021年,房子装修好了。在我还没有搬进去的时候,就认识了附近的几个新朋友。

当我搬到了新家,我们一块骑摩托跑山,游泳健身吃夜市,吹一些不着边际的牛逼,甚至扬言要骑摩托环游世界,结果真骑到了老挝,还说去俄罗斯和阿联酋。

2024年,我开始了创业之路。一个人租了间办公室,冷冷清清,后来不断发现新的伙伴,一起探索事业,从零开始又构建起了一个新的圈子。缘分看似挺随机,却又似乎有着一种脉络,构成了我当下的状态。

有这么多朋友,人生总是不寂寞的,至少不会孤独。

我喜欢和朋友远远地保持联系,更多时候喜欢独处,用南京话说可能就叫“夹生”。

但我的朋友应该不讨厌我,因为我没有攻击性,盼着别人好。

人最好都能像我这样盼着别人好,别人好了大家都好,别人不好有怨气,你能落着啥好?

好处让别人多捞,钱让别人多挣,好事让别人多占,大家都开开心心就好。

这么简单的道理,很多人想不通,不知道是人性使然还是兽性使然。

年轻时候啥话都说,有些朋友觉得我不着边际,认识久了发现我原来就是这样的。

现在这个年纪,也渐渐有了筛选,甚至只有筛选。学会远离负能量的人。有些人打破他们的认知如同拆他们的房屋,吹牛逼也渐渐少了。

随和,不功利,相处起来没有压力,大概这就是大家愿意带着我玩的原因吧。

闲来没事写了这么多像是在夸自己,其实我是想夸我的朋友们的,他们的眼光真的很好。

理想的后劲太大了 世界末日
Your browser is out-of-date!

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. Update my browser now

×